中医理论,是以我国劳动人民在与疾病作斗争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为基础,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,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。将中医药理论与森林康养有机融合,是推动我国森林康养产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。基于此,本文拟就中医理论与森林康养的关系及运用做一些梳理,以就教于方家。
阴阳,本是指日光的向背,向光为阳,背光为阴。二者既互相否定又相互补充。
中医认为,人类所有的疾病都是由于“阴阳失调”所致。因此,中医治疗疾病的原则是使失调的阴阳重归于平衡。在城市中,人口密集、温度偏高、空气污浊,属“阳” 地;而在森林中,人口稀少、温度适宜、空气清新,属 “阴”地。以焦虑、抑郁、肥胖和“三高”为特征的“都市病”都是阳盛所致。当人体置身于森林之中,由阳入阴,失 衡的阴阳关系便能渐趋平衡。
中医认为:“阴平阳密,精神乃治,阴阳离决,精气乃绝”(西汉,《黄帝内经·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),调和阴阳是最好的养生方法,阴气和平,阳气周密,精神就会旺盛;反之,精气也就随之耗竭。
因此,森林康养是治疗现代“都市病”最佳的办法。
中医有“治未病”的理论,“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,不治已乱治未乱,此之谓也。夫病已成而后药之,乱已成而后治之,譬犹渴而穿井,斗而铸锥,不亦晚乎”(西 汉,《黄帝内经·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)。“治未病”是指最高明的医生注重预防疾病,而非治疗疾病。
森林康养,“康”主要是指疾病的治疗,“养”则主要是指疾病的预防。
“治未病”的思想具体体现为“未病先防”和“既病防变”两个方面。
未病先防,重在养生。养生之道,关键在于“法于自然之道”。法于自然之道,是指顺应自然规律的发展变化,起居能顺应四时的变化。自从空调发明以来,长时间处于空调环境下的人因空间小、温差大,会出现“空调病”。而当人们处于森林之中时,机体融入自然,与自然和谐相生,“空调病”也就不治而愈了。
同时,森林中各类植物所分泌出的芬多精,能有助于人体保持清净安闲,心志闲舒, 减轻思想负担,缓解精神压力。这样一来,真气深藏顺从,精神持守而不外散。
“既病防变”,是指人体生病后要及时治疗,防止病情恶化。中医认为,在生理情况下,经络有运行气血,沟通表里,联络脏腑及感应传导的作用。在病理情况下,“邪客于皮则腠理开,开则邪客于络脉,络脉满则注于经脉,经脉满则入舍于脏腑也”(西汉,《黄帝内经·素问·皮部论》),病因是通过经络从皮毛腠理内传于脏腑的。
植物萜类成分透过皮肤的速率是水的100倍,是盐分的1000倍(陶智全著,《森林康养》第46页)。森林中富含负氧离子和植物精气,植物分泌的有益成分能迅速透过皮毛腠理内传于五脏六腑,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。历史上,华佗曾用丁香加麝香治疗肺部感染,中医还常常运用松香来处理风湿及各种创伤肿痛。这些方法都属于“既病防变”理论在森林康养领域的实践。
森林康养不仅仅是指对身体的调养,也包含对精神领域的调养。
古人很早就认识到“为无为之事,乐恬淡之能,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,故寿命无穷,与天地终”(西汉,《黄帝内经·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)。
保持心理宁静,情感平和,则人体正气充盈,肌腠固密,即使有很强的致病因素,也不会侵害人体(“清静则肉腠闭拒,虽有大风苛毒, 弗之能害”《黄帝内经·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)。反之,心燥动而不静,则可能危及健康。事实上,高血压、糖尿病、癌症等许多疾病的发展和预后都与心情相关。
目前,各大森林康养基地所开发出的康养项目(如森林音乐、森林书法、森林漫步、森林瑜伽、森林冥想、森林太极等)都能够舒缓人的情绪,使人有精神寄托,起到陶冶情操、怡情养性、调神健身等作用。
在森林中,青山绿水能使人心旷神怡,减少烦恼、急躁、忧郁、焦虑等情绪。耳目为之清静,心胸顿时开阔、神情格外舒畅,从而达到摄生益寿的目的。
2016年6月出台的《四川省林业厅关于大力推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》明确要求各地要“建设融合现代林业、农业、中医药产业、医疗保健业、养生养老和生态旅游休闲业等核心要素为一体的森林康养产业基地、 产业园区与森林康养产业集群。”在推进森林康养发展中,建议进一步强化针对现代都市人的常见病、多发病、慢性病的相关康养项目的开发力度。深入挖掘和利用好中医药古籍文献和民间中医药技术方法(尤其是本地、本民族特色文献、秘方、验方),提高社会大众对森林康养认知度, 激发民众的参与体验欲望,共同推动森林康养事业的不断发展。
版权声明: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。
本文由 广西森林康养协会 作者:奣 发表,转载请注明来源!